发布时间:2025-05-16 点此:304次
来历:查看日报
冯鸿昌、曾旭晴代表:
个人信息走漏成恶疾 对相关违法要深挖彻查
冯鸿昌代表
曾旭晴代表
“现在个人信息走漏问题太严峻,各种形形色色的欺诈信息真实令人防不胜防。我这几年都在重视个人信息维护的问题,尽管看到有关部门进行了活跃尽力,但仍是期望进一步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冯鸿昌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说。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党委书记曾旭晴也对此深有感触,她说:“网络科技的确便当了人们的日常日子,可是出行、购物、文娱常常要填写个人信息,有的还需要‘刷脸’,有时候就会惧怕个人信息被走漏。”
近年来,个人信息走漏问题一向困扰社会。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维护法等法律法规。来自最高检的数据显现,2024年1月至11月,在个人信息维护范畴,查看机关处理相关公益诉讼案4848件。据了解,在个人信息维护及反电信网络欺诈范畴的查看公益诉讼主要是监督旅行社、快递、医疗机构、房产中介等走漏个人信息以及互联网企业违规搜集、获取个人信息等群众反映激烈的问题。
冯鸿昌代表指出:“个人信息走漏的确现已成为一种‘公害’。查看机关公益诉讼办案量标明,查看机关现已将个人信息维护以及反电信网络欺诈当成要点冲击和整治目标,值得必定。可是从咱们个别的感触来讲,侵略个人信息状况仍然严峻,仍然是社会恶疾。主张查看机关在处理此类案子时,要留意深挖源头。咱们的信息是被谁卖出去的?房产中介、酒店、各类网站或许都是重灾区,要执行对企业的监管职责,必要时依法严峻追究其刑事职责。”
曾旭晴代表也表明:“除了电信网络欺诈,个人信息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衍生问题值得留意,如网络暴力、骚扰电话、网络水军等等。主张查看机关在处理此类案子时,既要在纵向上留意深挖违法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也要在横向上考量是否有相关联的其他违法违法行为,要同时冲击、综合治理。只要不断加大个人信息维护的力度,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才干去除这个‘恶疾’。”
(来历:查看日报·法治我国两会特刊 作者:张羽)
相关推荐